为有效应对夏季高温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,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,泰兴市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,积极主动作为,以“三聚焦”工作法为抓手,全力打好高温季节矛盾纠纷调处攻坚战。
聚焦源头预防,织密排查“防护网”。一方面,开展法治宣传“送清凉”活动。组织全市村(居)法律顾问、“法律明白人”深入企业、工地开展“送法进企 清凉一夏”专项行动,重点解读《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》《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》等法规政策,围绕高温津贴发放标准、中暑工伤认定流程、防暑降温措施落实等梳理出“高温权益保障清单”,切实提升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维权能力。另一方面,落实隐患摸排“全覆盖”行动。紧盯高温季节矛盾易发多发领域,集中力量对工程建设欠薪、新业态用工保障、家庭邻里纠纷等三大重点领域进行“拉网式”“梳篦式”排查,累计排查发现欠薪风险隐患33起、涉高温消费纠纷18起、因酷热引发的家庭邻里矛盾8起。对排查出的隐患,全部建立分级预警机制,做到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。
聚焦一线化解,推动服务“向前移”。一方面,实现力量下沉“到前沿”。积极推行“调解力量双下沉”模式,组织市“金牌调解员”、乡镇(街道)品牌调解员下沉至全市362个村(社区)调解工作室,落实靠前驻点。选派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能手深入建筑工地、物流集散中心、环卫站点等8个高温作业重点区域开展“送清凉、送调解”专项服务,为高温作业劳动者提供“零距离”纠纷调处服务。另一方面,推动便民调解“接地气”。针对夏季高温特点,创新调解形式,在社区纳凉点、企业休息区、田间树荫下灵活设立“流动调解站”,推行“傍晚调解”“错时调解”等便民模式,避开高温时段,方便群众参与。对简易纠纷实行“1小时快处”机制;对复杂疑难纠纷,严格落实“一案一专班”领导包案制度,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克难。
聚焦协同联动,构建解纷“大矩阵”。一是构建平台集成“强中枢”。优化升级“1+X+N”联动调解平台,对涉及多部门、跨领域的重大疑难涉高温纠纷,启动“五联工作法”(联合研判风险、联合约谈主体、联合调解矛盾、联合督办进度、联合回访效果),形成化解合力。二是促进一站服务“提质效”。在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(矛调中心)设立“涉高温权益保障受理专窗”,集政策咨询、矛盾受理、法律援助、劳动仲裁引导等多项功能,实现涉高温纠纷“一窗受理、内部流转、并联处置、高效办结”。三是落实机制衔接“畅通道”。深化“调裁诉”高效衔接机制,对调解成功案件,开通“涉高温纠纷司法确认绿色通道”,力争48小时内完成司法确认,赋予强制执行力。加强与人社、法院协作,实现仲裁调解书快速流转、效力互认,推动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实质性化解。2025年入夏以来,已通过多元联动机制高效化解涉高温纠纷11余件。